我校紧密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入贯彻落实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具体要求,通过项目研究、成果推广、学习进修等方式,结合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整合力量,凝练特色,在“双高”建设期间积极培育和建设一批符合时代特征、聚焦学生特点、引领青年成长的辅导员工作室,打造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交流的重要载体、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的重要阵地、学生工作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的重要平台,是辅导员创新工作的新路径。
【植根传统文化 坚定文化自信】
为充分发挥辅导员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加强学生的情感认同,提升师生对“文化自信”的理解,“弘文”辅导员工作室于2020年11月挂牌成立。工作室成员均为一线的年轻辅导员,他们苦练内功,夯实基础,采购了传统文化书籍33个系列130余册。以传统文化戏剧节、知识竞赛、大师讲堂、主题展览作为重点活动,带领广大辅导员老师,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生日常各项主题教育中,形成以活动为“点”,带动主题教育“面”上发力的文化育人氛围,积极营造辅导员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辅导员通过参与工作室的活动,撰写论文《浅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的重要性》。由辅导员工作室牵头报送的《依托“弘文”辅导员工作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在2021年6月被天津市教育两委评为“2020年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征集”优秀成果。

(“弘文”辅导员工作室在乡村义诊并传播剪纸艺术)
【促进知行合“医” 加强实践育人】
“知行合医 思政育人” 辅导员工作室自2020年10月成立以来,致力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开展特色学生主题实践活动,打造“线上+线下”思政教育的闭环模式,整合多方资源开展“实践育人”主题活动,拓展辅导员队伍交流学习平台。在工作室全体成员的带领下,以“医师文化节”为载体,组织学生开展了党史百年天天读、我眼中的中国精神、党史人物故事学习、“重温百年党史,弘扬革命精神”主题参观、“百年红色光影,奋进崭新征程”主题观影、党史知识竞赛、“红音蕴党,声赞华章”主题朗诵等系列多项活动。工作室在实践育人工作中,整合全校资源,组建团队,结合专业特色开展实践活动。“‘疫’路有我,筑梦实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层宣讲团先后走进秦皇岛市总工会、中小学、驻军某部以及社区、村庄,开展宣讲活动,被《河北工人报》报道。在2020年“新时代 实践行”系列实践活动评选中,荣获3个先进集体标兵、2个先进集体、1个先进个人标兵和4个先进个人。此外,工作室成员有针对实践育人模式和法治素养教育模式研究的在研局级课题两项,通过研究总结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经验,指导实际工作。
(“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践行”团队走进小学开展实践活动)

【加强感恩励志教育 塑造新时代医学人才】
在充分总结学校感恩励志教育开展情况的基础上,“医路仁生 阳光共享”辅导员工作室于2021年上半年正式成立,围绕医学生感恩励志教育,开展理论与实践研究,提升医学生感恩励志观念;培养建设优秀的感恩励志教育辅导员工作团队与核心骨干,通过案例研讨、专家辅导、红色主题教育活动等方式,将“政治坚定、技术优良、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为特质的“红医精神”融入学生培养全过程,塑造有温度、有品格、有担当的新时代医学人才。工作室开展了“弘扬抗疫精神,致敬优秀校友”主题思政教育活动,邀请到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优秀毕业生、天津市第十三批援鄂医疗队成员、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宗培斌和天津市胸科医院李旺,为同学们讲述援鄂工作经历。老师们带领学生干部为八位国庆期间过生日的同学与祖国一同庆生,通过赠书,以一纸书香开启大学生涯,勉励他们在青春成长拔节育穗的关键时期,通过读书变得宁静,促进思考,提升阅历,把憧憬向往化作阅读动力,为提升人生价值涂上靓丽的底色。

(辅导员工作室开展“感恩励志”主题教育活动)
【用心培育“沙漠胡杨” 浇灌民族团结之花】
“沙漠胡杨——少数民族学生管理”辅导员工作室从2018年开始试运行,2021年正式成立。工作室在学校党委的指导下,牢牢把握做好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的正确方向,把思想引领及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创新式地融入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工作之中,着力打造“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龙头,以思想政治引领为重点,以实践教育为特色,以人文关怀为基础,以感恩教育为依归”的育人链条,实现对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教育管理,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每年寒暑假期间,工作室组织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返疆参与社会实践,同学们走进乡村,为村民讲解党的惠民政策,为留守儿童辅导功课、深入社区提供服务。在疫情期间,新疆级少数民族学生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协助社区医务工作人员,参与核酸检测工作,为新疆地区防疫工作的开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在民族团结教育月期间,组织升国旗仪式,带领少数民族学生参观大沽口炮台遗址纪念馆和国家海洋博物馆,组织久居内地的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到大海边走走看看,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受到同学们的欢迎。

(辅导员工作室组织少数民族学生代表参观博物馆)

(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在家乡开展实践活动)